北宋私情命案:美妇惨死木桶,丈夫蒙冤,凶手姓名藏于谶语当中_王旻_费孝先_康七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1:21    点击次数:59

“说书唱戏劝人方,三条大道走中央。善恶到头终有报,人间正道是沧桑!”

话说在北宋仁宗年间,西川有位著名的高士,他名叫费孝先。此人不仅道行深厚,而且精通以人之年、月、日、时等为基础,通过八卦等古法来占卜吉凶。其占卜术准确无误,令人叹为观止,堪称一绝。传闻他能一语道破天机,细致到令人惊叹的程度。

有一日,一位商人,名叫王旻,因生意赴成都,听闻了费孝先的名声,便决定亲自前去请教卦象,希望能借此指点自己未来的运势。

费孝先待王旻如上宾,待他进屋后,便为其卜了一卦,随后低头沉吟片刻,口中喃喃道出几句晦涩难懂的谶语:“教往莫住,教洗莫洗,一石谷捣得三斗米;遇明即活,遇暗则死!”

展开剩余81%

这些话像是谜一般深奥,难以捉摸。王旻虽然从小读书,但学识有限,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,尽管再三请教,费孝先始终不肯解答,只是反复叮嘱他,这几句谶语要牢牢记住,哪怕不明白,也不要忘记。并且告诫他说,某些时刻来临时,真相自会显现。

无奈之下,王旻只能点头应允,从此将这些谶语牢牢记在心里。每晚入睡前,他都会默念几遍,才能安心入睡,期待着某一天能够解开这些话中的秘密。

日子一晃,王旻一日独自踏上了返乡之路。途中,天公不作美,忽然间狂风大作,暴雨倾盆而下。无奈之下,他和一众行人匆匆跑到一间破旧的小屋中躲避风雨。

那间破屋年久失修,矮小狭窄,容纳不了所有避雨的人。王旻试图挤进屋里几次,但总是被推搡着挤了出来,淋成了落汤鸡。眼见着大雨滂沱,他向众人恳求,请给他一点庇护,让他暂时躲避一下。见他可怜,大家便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
刚踏进屋门,王旻心中突然想起费孝先所说的那句“教住莫住”。他顿时心头一震,急忙停下脚步,心中暗自疑虑:“难道这句话指的正是现在这个情形吗?”他心中一紧,觉得不安,便下意识地后退几步,准备离开破屋。

突然,一声轰鸣,风雨交加中,破屋的瓦片纷飞,屋顶在风暴中崩塌了。原本躲在屋内的那些人,要么被压死,要么受伤,鲜血横流,惨不忍睹。王旻目睹这一切,惊恐万分,冷汗直冒,才猛然意识到,费孝先所说的谶语居然应验了。

此番事件后,王旻变得更加小心谨慎,处处防范,不敢掉以轻心。无论做什么事情,他都谨记费孝先的忠告,生怕某一时刻,祸事降临。然而,命运的波折并未因此停止。王旻每日辛苦经商,满心为家操劳,然而,他那心机深沉的妻子苏氏却与邻居康七暗生奸情,做出了无耻之事。

随着时间推移,苏氏与康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,两人竟然有了置王旻于死地的念头,只有将他除掉,才能彻底无忧。于是,他们暗地里商量,决定借机将王旻杀害。

一天晚上,王旻回家后,吃过晚饭便去木桶中泡澡。王旻一向喜洁,每天泡澡是他的习惯,没法忍受一天不泡。那天,他刚泡在桶中,正沉浸在水中舒适放松,突然想起了费孝先的话:“教洗莫洗”。他顿时觉得心神不宁,心里一阵慌乱,便决定不再继续泡澡,草草结束,准备上床休息。

苏氏回来时,见木桶里没有王旻的身影,心中不免一惊。她上楼一看,发现王旻已经上床睡觉了。她不禁皱眉,轻声问道:“你为何没有泡完澡就睡了?”王旻迷迷糊糊地回答:“我正在洗澡,突然想起了费先生的话,说‘教洗莫洗’,心里就不安了,索性不洗了。”说完便又闭上眼睛,继续打盹。

苏氏心中一阵怒火,暗骂王旻多疑。她本来打算趁着今晚的机会与康七相会,没想到计划泡汤了。心生不甘的她想了想,反正康七是个聪明人,看到王旻没有泡完澡,肯定也会放弃,自己再等一次机会。于是她决定,既然如此,就自己先泡泡澡。

谁知,康七是个眼盲心狠之人,连木桶里的人不是王旻都没看清楚,就贸然进屋。见屋里漆黑一片,康七心中一阵焦急,摸黑走进去,凭借着听到的声音,他以为王旻仍在水中泡澡。于是,他悄无声息地进入屋内,心思急切,毫不犹豫地举刀就杀。

一刀下去,苏氏便命丧黄泉。她甚至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。康七做完这一切,神情慌张,迅速离开了王家,回到自家藏好凶器,倒头便睡。

次日一早,王家传来惨叫,邻里纷纷赶来。王旻的妻子苏氏惨死在木桶之中,血水已将清水染红,场面极为凄惨。康七听到动静,急忙赶来,见到死者竟是苏氏,顿时心中一片茫然。他没想到,自己一刀错杀了苏氏,而王旻竟安然无恙。

官府接到消息后,迅速派人查办。王旻因无法解释清楚,官府便怀疑他有嫌疑,将他关押审讯。王旻一时无法辩解,只能低头认罪。可他心中始终不解,费孝先所赠的谶语为何失灵?

正当他迷惑不解时,巡抚的郡守大人听到了他的抱怨。郡守大人正好与费孝先有过交情,便决定亲自询问此事。当郡守听完王旻的叙述后,他沉吟片刻,忽然问:“你的邻居是谁?”

王旻略作思索,便一一列举了邻里的名字。直到他说到“康七”时,郡守猛地拍案:“你妻子的死,必定与这‘康七’有关!”

很快,郡守命令将康七抓捕,并经过审讯,康七终于承认了他与苏氏的奸情以及谋杀王旻的计划。王旻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费孝先的谶语早有指引。

郡守解释道:“费孝先曾说过‘一石谷捣出三斗米’,那岂不是剩下的七斗糠?‘七斗糠’不就是‘康七’嘛。”

这番话让王旻豁然开朗,原来费孝先早就预测了这一切,真乃神算。

被冤屈的王旻最终得以平冤,恢复自由。而在他被释放后,他还得知郡守大人名中有个“明”字,正巧与费孝先所赠谶语中的“遇明即活”相应。真是巧合之极,命运的安排,惊天动地。

这件事便这样尘埃落定,而它

发布于:天津市